1.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名句

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名句

导读:1 关于汪曾祺的名句 1、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说故事。——汪曾祺《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2、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汪曾祺 《冬天》3

1.关于汪曾祺的名句

1、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说故事。

——汪曾祺《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2、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汪曾祺 《冬天》

3、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汪曾祺《文与画》

4、写小说就是要把一件平平淡淡的事说得很有情致(世界上哪有许多惊心动魄的事呢)。 惟悠闲才能精细。 不要着急。

——汪曾祺《岁朝清供》

5、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汪曾祺《五味》

6、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汪曾祺《一辈古人》

7、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汪曾祺《跑警报》

8、他们俩呢,只是很愿意在一处谈谈坐坐,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汪曾祺 《大淖记事》

9、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汪曾祺《徙》

10、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

——汪曾祺《邂逅》

11、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汪曾祺 《蒲桥集》

12、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 汪曾祺《岁朝清供》

13、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汪曾祺 《人间草木》

14、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更有一般堪笑处,六平方米作郇厨。

——汪曾祺《老味道》

15、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事,读一点书,写一点文章。

——汪曾祺《文与画》

16、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汪曾祺《四方食事》

17、四处走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

——汪曾祺《随遇而安》

18、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汪曾祺《老味道》

19、是有路的地方,我都要走遍。

——汪曾祺《复仇》

20、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

——汪曾祺《豆汁儿》

21、心闲如静水, 无事亦匆匆。

——汪曾祺《美国家书》

22、我喜欢你,我来了。我开始觉得我就要不那么喜欢你了,我就得走了。

——汪曾祺《双灯》

23、人生几何,恋爱三角。

——汪曾祺《跑警报》

24、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

——汪曾祺《找点乐子》

25、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汪曾祺《慢煮生活》

26、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汪曾祺《咸菜茨菰汤》

27、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每个人都带着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

——汪曾祺《钓人的孩子》

28、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29、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30、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汪曾祺《水蛇腰》

2.关于汪曾祺的名句

1、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说故事。

——汪曾祺《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2、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汪曾祺 《冬天》3、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汪曾祺《文与画》4、写小说就是要把一件平平淡淡的事说得很有情致(世界上哪有许多惊心动魄的事呢)。 惟悠闲才能精细。

不要着急。——汪曾祺《岁朝清供》5、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汪曾祺《五味》6、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汪曾祺《一辈古人》7、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

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汪曾祺《跑警报》8、他们俩呢,只是很愿意在一处谈谈坐坐,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

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汪曾祺 《大淖记事》9、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汪曾祺《徙》10、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汪曾祺《邂逅》11、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汪曾祺 《蒲桥集》12、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 汪曾祺《岁朝清供》13、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汪曾祺 《人间草木》14、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

更有一般堪笑处,六平方米作郇厨。——汪曾祺《老味道》15、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事,读一点书,写一点文章。

——汪曾祺《文与画》16、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汪曾祺《四方食事》17、四处走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

——汪曾祺《随遇而安》18、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汪曾祺《老味道》19、是有路的地方,我都要走遍。

——汪曾祺《复仇》20、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汪曾祺《豆汁儿》21、心闲如静水, 无事亦匆匆。

——汪曾祺《美国家书》22、我喜欢你,我来了。我开始觉得我就要不那么喜欢你了,我就得走了。

——汪曾祺《双灯》23、人生几何,恋爱三角。——汪曾祺《跑警报》24、世界是喧闹的。

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汪曾祺《找点乐子》25、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汪曾祺《慢煮生活》26、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汪曾祺《咸菜茨菰汤》27、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

每个人都带着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汪曾祺《钓人的孩子》28、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29、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30、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汪曾祺《水蛇腰》。

3.汪曾祺的名言

1、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

2、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理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3、语言具有文化性。

作品的语言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4 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5、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

6、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7、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

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8、语言本身是一个文化现象,任何语言的后面都有深浅不同的文化的积淀。

9、你看一篇小说,要测定一个作家文化素养的高低,首先是看他的语言怎么样,他在语言上是不是让人感觉到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10、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

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11、我觉得研究语言首先应从字句入手,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研究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12、好的语言是不能拆开的,拆开了它就没有生命了。13、世界上很多的大作家认为语言的惟一的标准就是准确。

伏尔泰说过,契诃夫也说过,他们说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14、韩愈认为,中国语言在准确之外还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

这”言之短长”,我认为韩愈说了个最老实的话。15、语言耍来耍去的奥妙,还不是长句子跟短句子怎么搭配?有人说我的小说都是用的短句子,其实我有时也用长句子。

就看这个长句子和短句子怎么安排?16、“声之高下”是中国语言的特点,即声调,平上去入,北方话就是阴阳上去。17、我认为中国语言有两大特点是外国语言所没有的:一个是对仗,一个就是四声。

18、外国人讲话没有平上去入四声,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两个调,上声和去声。19、外国语不像中国语,阴平调那么高,去声调那么低。

很多国家都没有这种语言。20、你听日本话,特别是中国电影里拍的日本人讲话,声调都是平的,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大注意语言的音乐美,语言的音乐美跟“声之高下”是很有关系的。

21、“声之高下”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前有浮声,后有切响”,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平声和仄声交替使用。你要是不注意,那就很难听了。

22、语言学上有个词叫语感,语言感觉,语言好就是这个作家的语感好;语言不好,这个作家的语感也不好。23、一般都把语言看作只是表现形式。

语言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24、语言和内容(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

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25、斯大林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现实,我以为是对的。

思想和语言之间并没有中介。26、世界上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也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

27、读者读一篇小说,首先被感染的是语言。我们不能说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这支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

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这句话是不能成立的。

28、可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语言不好,小说必然不好。

29、语言的粗俗就是思想的粗俗,语言的鄙陋就是内容的鄙陋。想得好,才写得好。

30、闻一多先生在《庄子》一文中说过:”他的文字不仅是表现思想的工具!似乎也是一种目的。”我把它发展了一下: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31、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都有文化的积淀。

32、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其实我们所用的语言都是有来历的,都是继承了古人的语言,或发展变化了古人的语言。

33、如果说一种从来没有人说过的话,别人就没法懂。34、一个作家的语言表现了作家的全部文化素养。

作家应该多读书。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的。

35、文学作品的语言和口语最大的不同是精炼。36、说小说的语言是视觉语言,不是说它没有声音。

37、前已说过,人的感觉是相通的。声音美是语言美的很重要的因素。

38、中国语言.因为有“调”,即“四声”,所以特别富于音乐性。39、一个搞文字的人,不能不讲一点声音之道。

“前有浮声,则后有切响”,沈约把语言声音的规律概括得很扼要。40、简单地说,就是平仄声要交错使用。

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一顺边,是很难听的。41、我们现在写作时所用的语言,绝大部分是前人已经用过,在文章里写过的。

42、有的语言,如果知道它的来历,便会产生联想,使这一句话有更丰富的意义。比如毛主席的诗:“落花时节读华章”,如果不知出处, “落花时节”,就只是落花的时节。

如果读过杜甫的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会知道 “落花时节”就包含着久别重逢的意思,就可产生联想。43、《沙家浜》里有两句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是从苏东坡的诗“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脱胎出来的。

44、我们许多的语言,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是从前人的语言中脱胎而出的。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

4.《汪曾祺自选集》好词好句好段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

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

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你说话呀!”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明子大声地说:“要!”“你喊什么!”明子小小声说:“要——!”“快点划!”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

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一九八○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写作】后记:我也愿意谢谢新的生活,新的人物。

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

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三篇也是短小说。《詹大胖子》和《茶干》有人物无故事,《幽冥钟》则几乎连人物也没有,只有一点感情。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我这样做事有意的(也是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

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我说:“你写之前得先想想,想清楚再写呀。

李笠翁说,要袖手于前,才能疾书于后哪!”(《云致秋行状》)他始终记住老师沈从文对他的告诫:“千万不要冷嘲”。赞成沈从文的“最反对愤世嫉俗,玩世不恭”。

欣赏沈从文“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切”。“不意愿展示伤疤,以呈英雄豪气;不意愿发小我激情,以臧否纷繁的大千世界。”

关注着世人,思考他们,同情他们,爱他们。他十分崇尚沈从文对生活、对人、对山河草木都充满感情,对什么都爱着,用一颗蔼然之心爱着。

(徐卓人《永远的汪曾祺》)【汪曾祺】重印后记: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挺可爱的人,因为我比较真诚。重读一些我的作品,发现:我是很悲哀的。

我觉得,悲哀是美的。当然,在我的作品里可以发现对生活的欣喜。

弘一法师临终的偈语:“悲欣交集”,我觉得,我对这样的心境,是可以领悟的。----------------------------------汪曾祺办事处人,不靠作派,不使技巧,不玩花活,就凭一副真面孔,一个真性情。

对谁都谦虚有礼,朴素实在。真谈起问题来,你才发现此人学问有真知卓见,写作有独到之功,使你敬而不生畏,爱而不生烦。

(邓友梅《漫忆汪曾祺》)-----------------------------------汪曾祺既得人生之精义,于是他也就具备了坚韧的心理承受力。他的这种状况 外在的表露常常被人说为“淡泊”。

其实这“淡泊”是对世俗的一种涵化,是他对现世清醒到极至的一种反悖。他在赠我的《当代散文大系·汪曾祺》扉页上题词:“我并不在葫芦里,卓人以为如何?”因为那本书的封面上画着一个葫芦,葫芦里蜷着一个打着瞌充的老头子!他自己也写道:“我的感情是真实的。

一些写我的文章每每爱写我如何恬淡、潇洒、飘逸,我简直成了半仙!你们如果跟我接触得较多,便知道我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汪曾祺不擅以大喜大悲怪诞离奇制造效果,却以一种轻声的叹息慑服了人。

人世间的悲哀,可怜,萎琐,一切乏人兴趣甚至让人鄙薄的行为作派,一旦到了他的笔下,就顿生出脉脉的怜情和绵绵的酸涩,就变成了人类共同的苦恼和弱点的暗示,变成了人性涨落的一种提示。汪曾祺当然是怀着巨大的同情心去进行这种暗示与提示的,他完全是沉浸在人物里表现人物的。

他习惯于把人世间的痛苦嚼碎了,咽到肚里,而后缓缓化解成那种味,这是一种微甜、微苦、微涩、微酸的五味相融的味,是一种经久永恒的味,痛恨,但不咬牙切齿;欢乐,但不得意忘形。他习惯于勇敢地承受世事,然后涵化丑,融化恶,这使他与他的文学具有了独特的人格力量。

我忽然想起汪曾祺写的《沈从文的寂寞》,他感叹沈先生重造民族品德的思想多年来不被理解。他引用沈先生的话:“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学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寄意寒星荃不察。”汪曾祺说,沈先生不能不感到寂寞;而他自己的散文里一再提到屈原,也不是偶然的。

最可敬是汪曾祺与他所观察以及所表现的人物始终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尊重他笔底的人物,将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始终记住老师沈从文对他的告诫:“千万不要冷嘲”。

赞成沈从文的“最反对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欣赏沈从文“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切”。

“不意愿展。

5.汪曾祺的散文中的优美句子

你很懒呀 网上搜搜不就行啦 书店少不了这样大散文家的书 买上本《汪曾祺全集》回家好好看

他的作品我也很喜欢 《随遇而安》编了他很多不错的文章 《人间草木》是大家非常喜欢的,看他写的句子:

“我爱逗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都合起来了,我自低头看我的书, 偷眼瞧它一片片地张开了,再猝然又来一下.他们都说这是不好的, 有什么不好呢.” ——《花园》汪曾祺

“槐树种在土山上, 坐在树上可见隔壁佛院.看不见房子, 看到的是关着的那两扇门, 关在门外的一片田园. 门里是什么岁月呢? 钟鼓整日敲,那么悠徐,那么单调,门开时, 小尼姑来抱一捆草,打两桶水, 随即又关上了.水咚咚地滴回井里.那边有人看我,我忙把书放在眼前.”

“我小时常常在将雨将晴的天气里, 谛听着鸣鸠,心里又快乐又忧愁,凄凄凉凉的, 凄凉得那么甜美.”

其实汪老爷子的作品大都是那种很舒服的,你说美吧?单拿出来都很普通,可凑在一起就是有味道,这就是在随遇而安 他自己讲的,语言要有流动性。

6.汪曾祺作品里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1、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2、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们有时看一篇小说,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语言太粗糙。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3、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4、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5、往往有这样的说法: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6、我最近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才人小学的孩子,写的是“我”的一个同桌的女同学,这未尝不可。但是这个“我”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她长得很纤秀。”这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语言里不可能有这个词。

7、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

8、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

9、不单是对话,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

10、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

11、我的习惯是,打好腹稿。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

12、我们不能说这首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13、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14、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15、他(闻一多)在很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篇《庄子》,说他的文字(即语言)已经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我认为这是说得很对的。

7.汪曾祺作品里的好词好句10句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

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

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

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来了一船瓜、一船颜色和欲望。一船是石头,比赛着棱角。也许——一船鸟,一船百合花。深巷卖杏花。骆驼。骆驼的铃声在柳烟中摇荡,鸭子叫,一只通红的蜻蜓。

8.汪曾祺的名言

汪曾祺的名言谢谢! 要求准确无误~~我来答细雨轻轻飘LV.4 2017-12-18聊聊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

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

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

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

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

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

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

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

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了了,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

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

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 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

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

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

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

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

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朱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郡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

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

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

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

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

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

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

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

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

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

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

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责备他:“怎么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

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

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

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

最后,他悄悄和一个小学时期女同学好上了,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已近七岁。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

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名句

展开全文

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名句热门搜索


Fatal error: Uncaught [XSErrorException] ../xunsearch/sdk/php/lib/XS.php(2563): fsockopen(): unable to connect to localhost:8384 (Connection refused)(2) thrown in /www/wwwroot/xunsearch/sdk/php/lib/XS.php on line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