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落花周邦彦名句
1.周邦彦词“六丑”
【原文】
《六丑·正单衣试酒①》
作者: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②,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③。钗钿堕处遗香泽④。乱点桃蹊,轻翻柳陌⑤。多情为谁追惜⑥?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⑦,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⑧。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鼓侧⑨。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⑩,何由见得?
【注释】
①六丑:周邦彦创调。试酒:宋代风俗,农历三月开或四月初偿新酒。见《武林旧事》等书
②过翼:飞过的鸟。
③楚宫倾国:楚王宫里的美女,喻蔷薇花。
④钗钿(diàn)堕处:花落处。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⑤桃蹊(xī):桃树下的路。柳阴:绿柳成荫的路。
⑥多情为谁追惜:即“为谁多情追惜”,意即还有谁多情(似我)地痛惜花残春逝呢?
⑦惹:挑逗。珍丛:花丛。
⑧强簪巾帻:勉强插戴在头巾上。巾帻:头巾。恐断红、尚相思字:唐卢渥到长安应试,拾得沟漂出的红叶,上有宫女题诗。后娶遣放宫女为妻,恰好是题诗者。见范《云溪友议》本句用红叶比落花。
⑨向人欹侧:向人表示依恋媚态。
⑩断红:用唐人卢渥和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的典故。联系前句,意指红花飘零时,对人间充满了依恋之情。
【译文】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 流逝。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来替落共惋惜?只有蜂儿蝶儿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哀声叹气。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钩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倾叶话语,表现出无限地离情别情。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来呢?
2.《六丑》作品赏析结合诗句
周邦彦 六丑 落花~~赏析
这首词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写得极有特色,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值一读。
词作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开首二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点明时令、主人公身份,抒发惜春心情。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过翼”,以鸟飞作比喻,形容春归之迅速,这三句一句一转:“愿春暂留”,表示不忍“虚掷”,珍惜春光;“春归如过翼”,春不但不留,反而逝如飞鸟,竟成“虚掷”;“一去无迹”,不仅快如飞鸟,更无影无踪。“一去”二字,直说到尽头,不留余地。随着句意,惜春之情愈转愈深。
词作上片特用问语“为问花何在”、“多情为谁追惜”,加以强调,以突出“无家”与“无人追惜”之意,由此见出内中隐含词人自己的身世遭际之感。
词作下片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生动情景。“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开首二句起衬托作用,以引起下文。
“成叹息”三字总括一切,承上启下。“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三句,为一叹,写花恋人。花已“无迹”,但有“长条”,而“故惹行客”,话别“牵衣”,有同病相怜之意,也写出“行客”之无人怜惜、孤寂之境况。无情之物,而写成似有情,虽无中生有,却动人必弦,感人至深。“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四句,为二叹。末句复用问语,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滞。
这是首“惜花”之词,更是首“惜人”之作。全词构思别致,充分利用慢词铺叙展衍的特点,时而写花,时而写人,时而花、人合写,时而写人与花之所同,时而写人不如花之处。
3.周邦彦诗词名句
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2、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
3、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柳》
4、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麝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5、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周邦彦《少年游》
6、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周邦彦《浣溪沙》
7、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周邦彦
4.《六丑》作品赏析结合诗句
周邦彦 六丑 落花~~赏析这首词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
词写得极有特色,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值一读。 词作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
开首二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点明时令、主人公身份,抒发惜春心情。“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
“过翼”,以鸟飞作比喻,形容春归之迅速,这三句一句一转:“愿春暂留”,表示不忍“虚掷”,珍惜春光;“春归如过翼”,春不但不留,反而逝如飞鸟,竟成“虚掷”;“一去无迹”,不仅快如飞鸟,更无影无踪。“一去”二字,直说到尽头,不留余地。
随着句意,惜春之情愈转愈深。词作上片特用问语“为问花何在”、“多情为谁追惜”,加以强调,以突出“无家”与“无人追惜”之意,由此见出内中隐含词人自己的身世遭际之感。
词作下片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生动情景。“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开首二句起衬托作用,以引起下文。
“成叹息”三字总括一切,承上启下。“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三句,为一叹,写花恋人。
花已“无迹”,但有“长条”,而“故惹行客”,话别“牵衣”,有同病相怜之意,也写出“行客”之无人怜惜、孤寂之境况。无情之物,而写成似有情,虽无中生有,却动人必弦,感人至深。
“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四句,为二叹。
末句复用问语,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滞。 这是首“惜花”之词,更是首“惜人”之作。
全词构思别致,充分利用慢词铺叙展衍的特点,时而写花,时而写人,时而花、人合写,时而写人与花之所同,时而写人不如花之处。
5.周邦彦词“六丑”
【原文】 《六丑·正单衣试酒①》 作者: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②,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③。
钗钿堕处遗香泽④。乱点桃蹊,轻翻柳陌⑤。
多情为谁追惜⑥?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
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⑦,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残英小、强簪巾帻⑧。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鼓侧⑨。
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⑩,何由见得?【注释】①六丑:周邦彦创调。
试酒:宋代风俗,农历三月开或四月初偿新酒。见《武林旧事》等书 ②过翼:飞过的鸟。
③楚宫倾国:楚王宫里的美女,喻蔷薇花。 ④钗钿(diàn)堕处:花落处。
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⑤桃蹊(xī):桃树下的路。
柳阴:绿柳成荫的路。 ⑥多情为谁追惜:即“为谁多情追惜”,意即还有谁多情(似我)地痛惜花残春逝呢? ⑦惹:挑逗。
珍丛:花丛。 ⑧强簪巾帻:勉强插戴在头巾上。
巾帻:头巾。恐断红、尚相思字:唐卢渥到长安应试,拾得沟漂出的红叶,上有宫女题诗。
后娶遣放宫女为妻,恰好是题诗者。见范《云溪友议》本句用红叶比落花。
⑨向人欹侧:向人表示依恋媚态。 ⑩断红:用唐人卢渥和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的典故。
联系前句,意指红花飘零时,对人间充满了依恋之情。【译文】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 流逝。
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
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来替落共惋惜?只有蜂儿蝶儿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
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哀声叹气。
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钩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倾叶话语,表现出无限地离情别情。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
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
惟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来呢?。
6.周邦彦诗词名句
1、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2、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 3、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兰陵王柳》 4、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麝香不断,相对坐调筝。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5、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
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周邦彦《少年游》 6、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周邦彦《浣溪沙》 7、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周邦彦。
7.周邦彦的六丑文中描写的都是什么花
周邦彦的《六丑文》中描写的都是:
蔷薇花,
六丑·落花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8.推荐一些周邦彦的诗词名句
1、《念奴娇·醉魂乍醒》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2、《满庭芳·白玉楼高》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云如幛褰开。
银河一派,流出碧天来。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
登临处,全胜瀛海,弱水浸蓬莱。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
况餐花饮露,莫惜裴徊。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
归来晚,笛声吹彻,九万里尘埃。3、《蝶恋花·鱼尾霞生明远树》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鱼尾霞生明远树。
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一笑相逢蓬海路。
人间风月如尘土。剪水双眸云鬓吐。
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此会未阑须记取。
桃花几度吹红雨。4、《点绛唇·孤馆迢迢》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5、《点绛唇·台上披襟》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柳丝轻举。
蛛网黏飞絮。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贮。楚歌声苦。
村落黄昏鼓。6、《蝶恋花·月皎惊鸟栖不定》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月皎惊鸟栖不定。
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7、《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8、《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9、《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金屋无人风竹乱。
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10、《苏幕遮·燎沉香》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1、《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
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
风梳万缕亭前柳。日照钗梁光欲溜。
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
沈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
12、《渔家傲·几日轻阴寒测测》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几日轻阴寒测测。东风急处花成积。
醉踏阳春怀故国。归未得。
黄鹂久住如相识。赖有蛾眉能暖客。
长歌屡劝金杯侧。歌罢月痕来照席。
贪欢适。帘前重露成涓滴。
13、《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雨过残红湿未飞。珠帘一行透斜晖。
游蜂酿蜜窃香归。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沈微。
一春须有忆人时。14、《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翠葆参差竹径成。
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15、《虞美人·金闺平帖春云暖》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金闺平帖春云暖。昼漏花前短。
玉颜酒解艳红消。一面捧心啼困、不成娇。
别来新翠迷行径。窗锁玲珑影。
砑绫小字夜来封。斜倚曲阑凝睇、数归鸿。
16、《蝶恋花·桃萼新香梅落后》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桃萼新香梅落后。暗叶藏鸦,苒苒垂亭牖。
舞困低迷如著酒。乱丝偏近游人手。
雨过朦胧斜日透。客舍青青,特地添明秀。
莫话扬鞭回别首。渭城荒远无交旧。
9.六丑 周邦彦 一词抒发了作者哪种情感
《六丑》,词牌名。
此为周邦彦创作“中吕调”曲。据周密《浩然斋雅谈》,邦彦曾对宋徽宗云:“此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
昔高阳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一百四十字,前片八仄韵,后片九仄韵。
例用入声部韵,诸领格字并用去声。本词咏杨花。
杨花有情但世道无情,丝丝袅袅随风飘零天涯,故杨花深得身世坎坷的词人共鸣。上片写杨花有情而痴心。
“似东风”八句写暮春时东风仿佛已经衰老,杨花有情却谁也不收,江山辽阔,身世飘零如寄,飘荡荡不知时变世易。“痴心”六句承上之“有情”,辞意转进写杨花虽飘荡无依,仍眷恋美人之轻扇和钗头。
下片写杨花终生不渝的春心,“瓜洲”七句承上片“江山身是寄”,具体描述了杨花或依舟于瓜洲渡口,或飘下于长秋宫殿,或春睡于帐庐,或流离于湖上,展现了杨花孤身羁旅飘零空阔江山的情状。“愔愔雨”三句推进一步,写杨花之“欲待化”,即将要消亡化去之际,虽湿粘不飞,不能赴丰乐楼饯别行人,不能去青门伴随高士隐居,却依然“春心如腻”,依然有着至死不渝的柔腻缠绵,执着坚韧的“春心”,婉曲地传达出词人对故国江山和羁旅行人的深情挚意。
最后“何人念”三句感叹无人怜念杨花一生流落,生命短暂,以“为君裛泪”向杨花深致伤悼,实为词人为自身命运之伤悼。本词并没有固守词家所谓不粘不滞的行规,而是直抒其情,随意任性,洋洋洒洒,如漫天飞舞无可依归的落絮游丝,倒也清新别致。
六丑落花周邦彦名句热门搜索
六丑落花周邦彦名句相关语录
最新发布语录句子
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送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