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的简介和作品详细谢谢
【人物简介】
古龙,本名熊耀华,“古龙”是其笔名,祖籍江西南昌,1937年出生于中国大陆(或说1936年出生于香港),1985年9月21日病逝于台湾。
华语文坛现代新派武侠小说家。
【生平】
古龙生长于破碎的家庭,1952年父母离异,古龙独自住在台北县瑞芳镇,造成他的浪子个性。
少年时期嗜读古今武侠小说及西洋文学作品,古龙说“我喜欢从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说偷招”,师大附中初中部、成功中学毕业,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毕业后开始从事小说创作。
1949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
1960年始尝试写武侠小说《苍穹神剑》。
当时,台湾侠坛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三人名噪一时。
1964年出版《浣花洗剑录》,是古龙武侠小说的一个里程碑,代表著他武侠创作的成熟期。
1967年所写的《铁血传奇》(首三部楚留香传奇),集武侠、文艺、侦探、推理于一身,阅读起来有如“福尔摩斯探案”。
一生创作大量武侠小说,其中《浣花洗剑录》、《楚留香传奇》、《多情剑客无情剑》(也就是香港无线电视剧《小李飞刀》的原著)、《绝代双骄》、《萧十一郎》、《七种武器》、《陆小凤传奇》、《三少爷的剑》、《欢乐英雄》、《白玉老虎》等作品,广受读者欢迎。
到了创作后期,他依然不断求变,多次说“武侠小说到了要变的时候”;曾在小说中渗入散文的句法,写出《天涯•明月•刀》等小说。
然而,这类作品并不为读者与批评家所欣赏。
古龙嗜酒,常牛饮,1977年染上肝病,健康逐渐走下坡路。
1980年在北投吟松阁饮宴时遭人砍伤,失血2000cc。
1982年5月,古龙与华视签了两年的制作人合约。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撒手人寰,享年48岁。
出殡时,友人林清玄在他的棺材里放了48瓶XO酒(威士忌)陪葬。
其中一副挽联是:“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古龙生前情归多处,学生时代即与舞女郑莉莉同居,后来又迷上舞女叶雪,不久又跟高中生梅宝珠结婚,最后以离婚收场,第二位夫人是于秀玲,长伴至古龙病逝。
古龙的大弟子丁情说:“因为古大侠寂寞,所以他便追求新奇,所以他的婚姻不能长久。
古大侠生性是浪子。
” 古龙与48瓶XO共葬于台北极北之地北海明山墓园。
古龙去世后,小说的版权纠纷开始由法院审理。
2005年,台湾淡江大学举办第九届文学与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为武侠小说,集中讨论古龙的作品。
之后林保淳编了一部论文集,由学生书局出版:《傲世鬼才一古龙:古龙与武侠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影视改编方面,古龙多部小说极受导演青睐,不断改编成电视、电影,当中包括《楚留香》、《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陆小凤》等。
在邵氏年代,楚原拍摄的古龙作品最多。
【人生经历】
★饱经风霜
古龙的童年大致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
可以说,他在一个独特的时期,在一个独特的地点度过了喧嚣而动乱的童年。
用张爱玲的话来说,那是一个乱世。
整个人类都似乎沉沦于毁灭的冲动,战争摧毁了一切的文明与宁静的家园。
张爱玲在1943年创作的《倾城之恋》中,对于当时香港的状况有过生动的描绘:
从浅水湾饭店过去一截子路、空中飞跨着一座桥梁,拦了这边的山。
……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
那天是十二月七日,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炮声响了。
一炮一炮之间,冬晨的银雾渐渐散开,山巅,山洼子里,全岛上的居民都向海面上望去,说“开仗了,开仗了。
”谁都不能够相信然而毕竟是开仗了。
……巴而顿道的附近有一座科学试验馆,屋顶上架着高射炮,流弹不停地飞过来,尖溜溜一声长叫,吱哟呃呃呃……,然后砰地落下地去。
那一声声的吱哟呃呃呃呃撕裂了空气,撕毁了神经。
淡蓝的天幕被扯成一条一条,在寒风中簌簌飘动。
风里同时飘着无数剪断了的神经尖端。
那一年,古龙大约3~5岁,他是被抱在父母的怀中,还是被父母牵着小手,混杂在躲避空袭的人群中?这种恐怖的记忆,是否成为他后来创作的源泉之一? 至于香港,一个鸦片战争时期被英国人掠夺的渔村,一个三四十年代的繁华的都会,一个聚集了各种肤色与梦想的冒险家乐园。
有一个1936年生于香港后来定居美国的诗人曾在回忆中这样提及香港: 对于香港,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中国人奴役中国人,中国人欺骗中国人。
接触的目光……要投给他们燃烧的汗,中风似的警呆:不安传透他们的器官,血脉,毛管和趾尖……我们贫乏的力量再不敢在事务间作太热切的旅行……不敢认知我们尚未认知的城市,不敢计算我们将要来到那一个分站,或分清我们坐卧的地方,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只期待月落的时分。
这就是古龙成长的时空架构。
这一切的一切,映射在他年幼的目光中。
在这样的年代出生、成长的人们,无疑与时代共同承受了人类史上难得的巨变与灾难。
生命在飘泊之中,生命在追寻之中。
也许,古龙小说中的两种声音与他生存的时空不无联系,一种声音是对于“家园”的呼唤,另一种声音是对于“希望”的呼唤。
家园已在望。
光明也已在望!希望永在人间!
1949年的巨变改写了中国历史。
中国国民党溃逃台湾孤守一岛;大陆上的……带给人民无比的理想与希望。
许许多多个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航向。
大时代转换中的人间悲喜剧,让人不胜感慨。
然而,毕竟,战争结束了,人们不必再去躲避无情的炮火,也不必沦落在荒山野岭。
人们可以从容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古龙随着他的父母迁居到台湾。
经历了战争的噩梦,初享和平的气氛,已是少年的古龙,本应沐浴在家庭的温馨中。
但是,外面的战争结束了,家庭内的战争却爆发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的大多数人而言,家庭是港湾,父母是唯一能够依靠的人。
父母在孩子的心中,也是最神圣、最崇高的形象:他们无所不知,他们宽厚仁慈,他们坚定不屈。
因此,没有什么比父母之间的离异更让孩子感到寒心。
感到梦的破灭。
成人世界的神圣光环都会因这种离异消失殆尽,使年幼的灵魂从此疑虑重重。
古龙的家庭并不贫困,他的父亲曾担任台北市长的机要秘书,无须为温饱发愁。
如果一切平静如水,这该是一个平淡而温暖的家庭。
遗憾的是父母间的感情终究不能弥合,在不断的争吵中分道扬镳。
古龙惶恐而不安地目睹着两个亲人的分离,他将愤怒与怨恨发泄在父亲身上。
于是,一场父子间的争吵接踵而至,使这个失去了父母间情爱的家庭又失去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
倔强的古龙离家出走,过早地承担了自食其力的艰辛。
生存下去,成为最迫切的问题。
天地之大,人海茫茫,却常常找不到一个容身之所,也找不到一点点亲切的关怀。
他到处帮人打工,食不果腹,困顿潦倒,尤其在冬天,在寒风扑面的夜间,游荡在街头,无家可归。
仰望稀疏的星空、苍凉的明月,等待黎明的到来。
这样的心情充满了凄苦,却也饱含着不屈的向往。
如同他自己在作品《名剑风流》中描写的一个人物:
人生的痛苦,他却已尝得大多了。
但无论如何,我还活着,我还年轻,世界这么大。
到处都是我可以去的地方。
在极度的痛苦中,希望更显得诱人、美丽,她会使坚强的人更加坚强,更加勇往直前。
少年的古龙,在一无所有,一无所靠中,已表现出了后来洋溢在他作品中的那种昂扬的人生情怀:永远不绝望,永远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更有意义。
在朋友的帮助下,古龙在台北浦城街找到了一处小小的落脚之地,算作是自己的"家"。
他一边拼命打工,一边又含辛茹苦地念书,居然以一个流浪少年的身份读完了高中和大学。
古龙读书的成绩还算不错,并不因打工而有所影响,可见他天赋之高。
他读的大学是淡江大学,专业为英文。
就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欧美小说。
他对于文学的兴趣完全萌发,不仅读而且写,成为地道的“文学青年”。
不幸的生活经历,落寞的精神状态,总是使一个年轻人倾向于文学的天地。
因为在那一片天地里,充满了悲伤也充满了爱,还有同情和美梦,那一一片天地可以遮挡住现世的恶浊与惨痛。
几乎所有的"文学青年"对于"为什么喜欢文学"这一问题,都可能回答:因为孤独。
稿费制度是19世纪才出现的新事物。
出版业的商业化使作家的写作也沾染上浓厚的商业色彩。
稿费的诱惑可能摧毁文艺写作的美学品质,也可能促使文艺写作的蓬勃兴旺。
此中利弊几乎非语言所能讲清。
与许多文学青年一样,古龙在亲手尝试了写作的甘苦并得到发表后,便明白了一个道理:写作不仅可以抒发胸中郁结,还可以赚到金钱。
他的第一篇作品叫作《从北国到南国》,带着忧伤的,抒情调子的中篇小说,发表在1956年的《晨光》杂志上。
他还写了大量的诗与散文,但渐渐地,写得更多的是小说。
因为写小说似乎更能解决生活上的需要。
他迷恋于写作。
迷恋是一种疯狂,完全不顾及现实的条件。
迷恋音乐。
美术、文学的人,大抵被一般人视作愚狂,固为迷恋这些“玩艺儿”的后果常常只是:穷困。
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愿意在政府或教育界谋一份稳定的差事,养家糊口。
古龙开始时大概也有过这样最正常的想法,也一度在台北美军顾问团混得了翻译这样的职务。
如果他埋头做下去,也许不会飞黄腾达,但至少不会为生活发愁。
但对于文学的迷恋,使古龙做着这样的好梦:幽静的小茅屋,竹林,小溪,阳光灿烂,在窗前或树下、溪旁读书写文章。
他喜欢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创造文字时的那种无限快乐,因而,出乎常人的意料,他辞去了工作,在偏僻安静的瑞芳镇租了间房子,过起了自由写作人的生活。
有一段时间,他过得清淡而充实。
每个月都有自己的文字被印成铅字,每个月他都可以到台北市去领取稿费。
钱虽不多,却也足以招待那帮狐朋狗友,大家相聚陋室,酒兴飞扬,颇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
欢乐苦短。
以纯文艺作品谋生,用俗语"有了上顿没下顿"来形容最为恰当。
在瑞芳镇的隐居生活中,古龙渐渐地感到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
关键是钱,如果没有钱,哪有什么自由自在的生活。
现代文明蔓延全球,又有哪一方桃花源能供人摆脱一切的羁绊?在文明的社会网络中,人无处可逃,他(她)只能凭着自己的能力,去为自己赢得一块立足之地。
人类的青春情怀必然是文学的,恰如人们常说的:每个年轻人都是诗。
当心灵未被污染的时刻,怀抱的只是对于美,对于善,对于真的无限渴望与追寻。
生命可以牺牲,理想无法混灭,这是青春的诗情。
然而,日常生活的脚步日益迫近,生存问题的严峻往往会将曾有的五彩幻梦击得粉碎。
活下去,是唯一的愿望。
所以,人们逐渐变得循规蹈矩,步步为营,走进了一座由经验、常识、掩饰,以及不加拷问的接受所构成的监牢。
人们在求生的过程中渐渐地放弃了许多美丽的东西。
★一举成名
经过近十年的奋斗,
终于杀出一片新天地,
随之而来的是名誉与金钱。
1960年,武侠小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大众文化消费品之一。
金庸、梁羽生已经名满天下,其他大大小小“写家”也各显神通,各据要津。
古龙要想在“武林”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找到自己的写法,自己的风格。
否则,他只能成为武侠小说生产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员而已。
开始时,他没有名气,为求发表与稿费,他当过一些名家的枪手。
当然,他自己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
无论如何,要拿出大量的、独特的作品,才会让人刮目相看。
古龙之所以异军突起,与他的写作之快,构思之奇不无关系。
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能像机器一样,每天写出那么多的文字,编出那么多的故事。
从1960年到1963年这4年间,他就写出了14部小说:《苍穹神剑》、《月异星邪》、《剑气书香》、《湘妃剑》、《剑毒梅香》、《孤星传》、《失魂引》、《游侠录》、《护花铃》、《彩环曲》、《残金缺玉》、《飘香剑雨》、《剑玄录》、《剑客行》。
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可能还有一些漏网之鱼,无法查找。
古龙出手迅猛,不同凡响,很快博得了台湾“四大名家”之一的称号,另三家是诸葛青云、卧龙生及司马翎。
在古龙看来,武侠小说也可以达到伟大作家们创造的伟大境界。
武侠作家也可以像《战争与和平》的作者,《老人与海》的作者一样,用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有力地刻画出人性,表达出主题。
使读者在悲欢感动之余,还能对世上的人与事,看得更深、更远些。
大约在1965年前后,古龙一口气创作了《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武林外史》、《名剑风流》、《绝代双骄》等作品,标志着他的武侠写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或者说,他似乎找到了最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古龙的创作力最旺盛,想象力最丰富,胆子也最大的时候。
那段时期,他什么都能写,什么都敢写。
据他自己的评价,“那些小说虽没有十分完整的故事,也缺乏缜密的逻辑与思想,虽然荒诞,却多少有一点味。”
“那时候写武侠小说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写到哪里算哪里,为了故作惊人之笔,为了造成一种自己以为别人想不到的悬疑,往往会故意扭曲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使得故事本身也脱离了它的范围。”
不管怎样,经过三四年的摸索,古龙终于写出了他自己的作品,就像禅师对他的门徒所言:"你终于找到了你自己!"
《绝代双骄》无疑是值得赞赏的一部,时至今日,它也已成为古龙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故事是典型的古龙式的,它的人物也是古龙式的人物。
整部小说以一个阴毒的陷阱为背景,在谜一样的气氛中展开情节。
移花宫主设计杀死江枫夫妇,又领养了他们留下的双胞胎中的一个,而把另一个留给了江枫的结拜兄弟燕南天,为的是日后让这对同胞兄弟自相残杀。
在这部小说中,古龙奉献给读者一个难忘的人物--江小鱼。
在六十年代,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大抵为正气凛然的英雄,像江小鱼这样的男主角,实在是个异数。
他的行为变化多端,一会儿是君子,一会儿是小人。
、他的内心又似乎充满矛盾,没有谁能够完全理解他,恐怕连他自己也难以完全了解自己。
另外一部《名剑风流》也笔力不弱。
小说写得是少年俞佩玉的成长历程,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似乎注入了古龙自己的辛酸经历,读来非常感人。
尤其是描写了一个真假颠倒的复杂世界,以及一个个谜一般的假面人物,表达了古龙内心深处很深的悲观情怀,特别引人深思。
经过将近十年的奋斗,古龙终于杀出了一片新天地。
随之而来的是名誉与金钱。
曾经饱尝贫困的他终于摆脱了贫困。
他从台北郊区的小镇搬到了台北市,住进了用他的稿费换来的豪华住宅。
二层高的华宅、布置得极为考究。
他的家人住在楼下,他自己则占领了楼上一层。
在这一层的自由天地中,他随心所欲,以文字编织他心中的瑰丽想象,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纭。
他到处搜罗各种佳肴琼酿。
打开他家中能发现一些在台北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酒,不知他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他书房的墙壁上,挂满了朋友送他的字画。
也有时髦的HiFi唱机。
电视机、录像机、电子游戏机和西洋飞镖之类的玩意。
他为书商们写书,也为报刊提供连载的武侠小说。
他大把大把地挣钱,又大把大把地花钱,真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龙的写作没有计划,没有规则,兴之所至,毫不在乎。
拖槁的恶习总是改不了,往往拿了出版社的钱,却不按时交稿。
在报纸上连载,也是这样,害得报纸编辑叫苦连天,只好请人代笔。
香港作家倪匡就替古龙代过笔,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活脱脱是古龙笔法。
有一次,古龙断稿二十多天,全由倪匡代写,没有一个读者发现其中奥妙。
据说,香港一家报馆请了古龙写槁,不料,古龙写到一半又“插蜡烛”,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报馆老板恳请倪匡捉刀,怕倪匡不答应,特别强调:"我们专诚请倪匡先生写稿,补古龙的小说,稿费跟古龙一样。"
老板的意思是古龙的稿费已很高了,与古龙"一样"应当不算亏待您倪匡了。
倪匡听后哈哈大笑:"我没有兴趣捉刀,同时也想让你知道,我的稿费一向比古龙高。"
★小说风行天下
古龙的武侠小说销量之多,流行之广,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
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古龙的创作真正达到辉煌,成为风行天下的名家。
他的影响超越台湾地区,而与金庸、梁羽生一起被公认为现代武侠小说最有成就的三大家。
【历程】
游戏江湖 武侠处女作 "苍穹神剑" (1960)
自立门户 发奋之作 "浣花洗剑录" (1964)
名满天下 最后遗作 "猎鹰,赌局" (1984)
【人生名言】
第一名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肺腑之言 我不是圣贤豪士,我只有一腔热血。
最后遗言 怎么我的女朋友都没来看我?
著名论断 白马非马,女朋友不是朋友。
书房壁联 陌上发花,可以缓缓醉矣;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拆字妙联 冰比冰水冰
友人挽联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系列】
古龙生性是个浪子,这种生活在他成名后导致了很多情况。
对他的小说而言,伪作肆意和版权纠纷成为两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撇开伪作,各出版社各自印刷的真品都未必收录齐全。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制作电子通行版的目的。
最终我决定以保持原著面貌较好的珠海版为依据,结合台湾传播较广的风云时代版等,试图还原古龙全集一个比较可信的轮廓。
▲楚留香系列
铁血传奇 又名《楚留香传奇》。
分为:
①《血海飘香》 ②《大沙漠》 ③《画眉鸟》三部
侠名留香 又名《楚留香新传》。
分为:
④《鬼恋侠情》(又名《借尸还魂》) ⑤《蝙蝠传奇》
⑥《桃花传奇》 ⑦《新月传奇》 ⑧《午夜兰花》五部
▲小李飞刀系列
①多情剑客无情剑 又名《小李飞刀》。
通常分为:
《风云第一刀》、《铁胆大侠魂》两部
②九月鹰飞
③天涯•明月•刀
④边城浪子 《九月鹰飞》和《天涯•明月•刀》的前传
⑤飞刀,又见飞刀 古龙口述,丁情代笔。
▲七种武器系列
①长生剑
②孔雀翎
③碧玉刀
④多情环
⑤霸王枪
⑥离别钩
⑦拳头 又名《愤怒的小马》,大部分由李凉代笔
▲陆小凤系列
①陆小凤传奇 又名《金鹏王朝》
②绣花大盗 又名《凤凰东南飞》
③决战前后
④银钩赌坊
⑤幽灵山庄
⑥凤舞九天 大部分由薛兴国代笔
⑦剑神一笑 大部分由薛兴国代笔
萧十一郎 又名《淑女与强盗》
火并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后传
欢乐英雄
大人物
流星•蝴蝶•剑
七杀手
剑•花•烟雨•江南
三少爷的剑 “江湖人系列”之一
血鹦鹉 又名《十万神魔十万血》。
“惊魂六记”之一。
古龙创意,后五记由黄鹰执笔。
白玉老虎
大地飞鹰
圆月弯刀 大部分由司马紫烟代笔
碧血洗银枪
英雄无泪
七星龙王
风铃中的刀声 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猎鹰,赌局 又名《短刀集》,最后遗作
▲“大武侠时代”系列短篇
包括:①《猎鹰》②《群狐》
③《赌局》④《狼牙》⑤《追杀》⑥《海神》等故事
▲早期作品
苍穹神剑 处女作
月异星邪
剑气书香 ?/又名《历劫江湖》,大部分由墨余生代笔
剑气严霜 《剑气书香》后传,大部分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又名《金剑残骨令》
剑毒梅香 实为《河洛一剑》,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失魂引
游侠录
护花铃 又名《诸神岛》
彩环曲
残金缺玉
飘香剑雨
神君别传 ?/《飘香剑雨》后传
剑玄录 台版有续集,大部分由温玉代笔
剑客行 又名《夺命青蚨镖》
▲中期作品
浣花洗剑录 又名《江海英雄》
情人箭 又名《怒剑》
大旗英雄传 又名《铁血大旗》
武林外史 又名《风雪会中州》
名剑风流 结尾部分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珠海版续补
菊花的刺 大部分由晁翎代笔
铁剑红颜 大部分由于东楼代笔
白玉雕龙 《白玉老虎》后传,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笔
怒剑狂花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本书首开"群侠传"先例
那一剑的风情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群侠传"体。
边城刀声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群侠传"体。
风云时代版补遗
吸血蛾 "惊魂六记"之二,大部分由黄鹰代笔
黑蜥蜴 "惊魂六记"之三,实为黄鹰作品
罗刹女 又名《粉骷髅》,"惊魂六记"之四,实为黄鹰作品
水晶人 "惊魂六记"之五,实为黄鹰作品
无翼蝙蝠 "惊魂六记"之六,实为黄鹰作品
天魔刀 实为黄鹰作品 ,属沈胜衣系列
飞莺•飞鹰 ?/无查
枪手•枪手 枪战小说,实为于东楼作品
黑雁 ?/枪战小说
▲其他
绝不低头 唯一的一部现代枪战动作小说
谁来跟我干杯 包含《不是集》、《台北小吃》等,唯一的一部散文集
死狐 ?/未完遗作,《楚留香新传》故事
银雕 ?/未完遗作,《猎鹰,赌局》故事
白羽 ?/未完遗作,《猎鹰,赌局》故事
大秦英烈传 ?/已佚少作
从北国到南国 ?/已佚少作
古龙的简介和作品详细谢谢热门搜索
古龙的简介和作品详细谢谢相关语录
最新发布语录句子
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送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